为迎接六一儿童节,晴川阁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邀请琴歌传唱非遗艺术工作室举办了一场对话古今的“琴歌”文艺活动,让大众积极参与其中,感受到非遗文化魅力,真正做到国家所倡导的——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本次活动邀请了30位小朋友与古谱琴歌非遗文化传承人彭甜老师一起,感悟琴歌的魅力。
准备过程
5月29日下午2:00,小朋友们齐聚晴川阁,开始了今天的“唱诗之旅”。活动伊始,小朋友们认真观看了一段有关琴歌唱诗的视频。


认真准备
主持人为大家介绍本次活动的老师——古谱琴歌非遗传承人彭甜老师。
彭甜,花腔抒情女高音,湖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武汉知音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多年来在高校从事声乐教学之余,致力于古谱琴歌的传唱和武汉知音文化的研究与传播。
彭甜老师与小朋友们亲切互动,并为大家简单介绍了琴歌。琴歌的历史可溯源到尧舜禹时期。古人念诗并不像我们现在念诗,而是以歌和诗——“诗经305篇,孔子皆弦歌之”。随后,老师为小朋友们分发歌谱。


介绍讲解


一起看看今天所学歌曲的琴谱吧~

图为目前存世最早的琴歌歌谱之一——南宋《黄莺吟》

图为由彭甜老师谱曲的《乙卯重五诗》
琴歌悠扬
彭甜老师弹奏了《黄莺吟》中的一段,轻拨琴弦,余韵悠长,和唱以诗句,让小朋友们沉醉其中~

随后,小邓老师和小黎老师为小朋友们示范唱《乙卯重五诗》。

互动体验
小朋友们在彭甜老师引导下体会唱诗与说话的区别,感悟唱诗魅力。


体会唱诗
随后,在小黎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开始学习唱《乙卯重五诗》。为了使大家达到更好的唱诗效果,彭甜老师还教了大家两个唱诗小技巧。经过一番练习后,小朋友们已经跃跃欲试了,纷纷举手表示想上台展示,现场气氛好不热闹。



在练习好后,大家还一起合作录制了唱诗视频。而《乙卯重五诗》这首诗描写了江南端午的风俗习惯,那字里行间的闲适惬意,正随着吟唱而浮现。恰逢端午将至,何不在端午把这首诗唱给家人,与家人一起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