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教唱视频:↓↓↓

黄鹤楼

              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背景故事

     《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这首诗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 去引出黄鹤楼;颔联紧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颈联诗意一转,进入景物描写,写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尾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嘹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吟诗”与“唱诗”的区别:

1.“唱”有乐谱可依,唱时对乐谱一般不可随意改变;“吟”无乐谱可依,吟时对音高、时值、速度、旋律等的处理有一定的即兴随意性。


2.“唱”的曲调由具有相当音乐修养者创制,严格符合音律;“吟”的曲调或家传或师承,均为口耳相传,不一定尽合音律。


3.“唱”,一首歌有一首歌的调子,每首歌的唱法各不相同;“吟”,同一格式的诗可用同一个调子套吟。


吟与诵的共同之处:

1.“吟”和“诵”都要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都是“乐语”,既表现出一定音乐美的有声语言。


2.“吟”和“诵”近体诗(包括词)时,节奏单位的划分是一致的,节奏点上字音的时值通常都按“平长仄短”的规则处理。


“吟”与“诵”的两者之异:

1.“吟”重音乐的节奏;“诵”重语言的节奏。


2.“吟”有曲调,表现出一定的旋律,听起来好像歌唱;“诵”无曲调,没有明显的旋律,“颇类似和尚念经”。


3.“吟”的音乐性强些,比“诵”美听;“诵”比“吟”表意明晰。


4.“吟”调稍为复杂,故学起来难些;“诵”腔比较简单,故学起来易些。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